吃哪种蛋好?蛋黄要不要吃?

博士喃喃

食物选择

2025-05-02



近10年,对于蛋的研究越来越多,也给我们在怎么吃鸡蛋上提供了很多的参考,但是呀,在蛋的选择和营养成分上,我们发现家长还是误区重重,今天我们来讲讲常见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

鸽子蛋营养更好

 

如果你问周围的家长,它们觉得那种蛋营养价值高,很多都会这样回答:“肯定是鸽子蛋,或者鹌鹑蛋,毕竟超市里面贵点儿的鸽子蛋都可以上10块一颗了!”

 

别慌!我们先来看看各种蛋类。

 

蛋类涵盖了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等,在营养成分斗大致相同,并没有那种蛋有什么特殊的营养成分。

 

其中鸡蛋是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其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脂肪含量为10-15%,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约1.5%左右。鸡蛋维生素含量丰富、种类齐全,包括所有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以及微量的维生素C。鸡蛋中的矿物质,钙、磷、铁、锌、硒含量较高。相较于鱼、禽、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蛋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更优,而且物美价廉。

 

 

鸡蛋所含的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中。

 

在鸡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也属于维生素B族(Vit B7)。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


 

误区二:

生吃更营养

 

吃未煮熟的鸡蛋可影响生物素的吸收利用;生鸡蛋的蛋白质呈胶状,人体不易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生鸡蛋极易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污染,如果没有煮熟,这些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感染人体,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炎症状。

 

 

敲黑板!!

 

抗生物素≠抗生素 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误区三:

不吃蛋黄

 

蛋黄中的胆固醇是否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有关?几十年来颇有争议。

科学研究表明,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每100克鸡蛋中的胆固醇大约是585毫克,吃一个鸡蛋,摄入的胆固醇约200毫克。2019年3月15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又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提出多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全因死亡率风险。该项研究荟萃分析了6项成年人的前瞻性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7.5年。每天额外摄入300mg膳食胆固醇会使患心血管疾病和全死因早死的风险分别增加17%和18%;每天多吃半个蛋会使患心血管疾病和全死因早死的风险分别增加6%和8%。这项研究再次把胆固醇推到风口浪尖。

 

但是胆固醇也并不是“十恶不赦”,他可是我们身体的重要成分呢!

胆固醇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体内合成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前体。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自己有合成胆固醇的能力,而且每天合成的量要远大于膳食摄入量,机体能有效地调节吃进去的和体内合成的胆固醇,使其在体内保持平衡。

 

同时,鸡蛋也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卵磷脂进入血液后,会使胆固醇和脂肪的颗粒变小,并使之保持悬浮状态,从而阻止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

 

 

因此,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鸡蛋中的胆固醇并没有那么可怕。

 

【权威推荐】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以及脂代谢紊乱患者还是需要严格控制胆固醇摄入。